官方微信

智慧

团建系统

官方抖音
权益维护
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团委动态更多>>
  • 04
    2025/08
    守护文化根脉 助力乡村振兴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文化传承、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洞察国情、服务社会,安信工“暖乡守忆”实践团积极响应号召前往宿州与芜湖两地,开展非遗文化传承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以蓬勃青春之力守护文化根脉,全力助推家乡文化的振兴发展。方言进校园|青春接棒地域文化安信工“暖乡守忆”实践团成员前往芜湖博物馆,悉心聆听着解说员对于芜湖地区的历史文化、民间习俗及其语言变迁过程的详尽阐述,对方言在其社会发展进程中所承担的关键角色及其蕴含的深厚文化价值,参观调研为后续的实践活动夯实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队前往芜湖城南实验中学和湾沚区机关幼儿园,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方言普及活动。通过精心策划的方言宣传和充满乐趣的互动环节,学生们对方言的魅力有了更为直观且深刻的体会。这样的举措不但促进了青年志愿者在基层服务中的个人成长,而且为当地文化的持续发扬光大注入了一股新的生机与活力。(图为实践团前往芜湖城南实验中学和湾沚区机关幼儿园开展活动)场馆研学|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安信工“暖

  • 02
    2025/08
    以青春足迹探源剪纸文脉,用方寸红纸印刻传承新章

    本网讯 骄阳似火,热情更炽!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颍州镂月・纸上万象”暑期三下乡实践团,怀揣守护非遗的赤诚之心,奔赴阜阳大地。该实践团成员在剪纸艺术的源头,以青春脚步丈量文化根脉,以青年视角探寻传承新路。酷暑无惧,使命在肩——此行,他们定当躬身实践,虚心求教,为一睹阜阳剪纸这一璀璨非遗的生机、活力与发展,贡献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学子的诚意与力量!镂月传薪——信工学子探访林师,红纸载道悟传承7月12日,实践团走进剪纸艺人林玉荣的剪纸艺术之家。满室精美作品瞬间点燃学子热情。林玉荣倾囊相授,手把手指导学子折纸运剪,红纸在其手中化为灵动画卷。她更深情讲述早年物质匮乏却凭热爱与坚持精进技艺的动人故事,让学子体悟传承之艰。临别,林玉荣以“多动脑、多思考”的质朴箴言,启迪学子将此心法用于人生各处。实践团成员参观楼上的荣誉展厅,不同时期的精湛作品与累累荣誉,无声诉说着林玉荣对剪纸艺术的毕生坚守与卓越成就,深刻震撼了每位成员。(图为剪纸艺人林玉荣讲述剪纸作品及其寓意与人生哲理)温情共剪——学子刘府续非遗,忘年交谊

  • 01
    2025/08
    青春彩绘千年陶都 安徽学子实践赋能东门村振兴

    本网讯 为响应乡村振兴号召,探索文化赋能新路径,2025年6月28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艺路生花”实践团队深入安徽省芜湖市花桥镇东门村,开展为期数天的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团队立足当地深厚的红色历史,陶瓷文化底蕴与动植物养殖技术,通过实地调研、文创产品设计、主题墙绘创作等方式,将传统非遗、红色基因融入现代设计,希望探索出一条"非遗活化+文创赋能+产业振兴"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与产业发展。解码陶艺文脉 创新非遗活化实践首站,团队在东门村党支部书记李和平的带领下,探访了历史悠久的烧陶窑址。面对仅存框架的古窑,队员们深感文化传承的紧迫性。产品设计组深入挖掘陶文化元素,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他们设计了以红色故事为主题的陶刻书签,开发了“长征路线图”陶瓷拼图,探索“陶+”创意设计的多种可能性,旨在让古老的陶文化焕发新生机,为乡村产业注入新活力。 (图为村党支部书记李和平与指导老师张旭带领学生考察古窑遗址 韦杰供图)(图为队员在东门村研究陶片特征、收集设计素材 韦

通知公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