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实践育人,筑梦成才。为培养我校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引导青年学生践行“八字真经”,服务“四个全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遵循“重基础、强实践,重素质、强能力”的原则,8月4日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智能互联”国家重点团队在指导老师杨蓓蓓的带领下,一同乘车前往中国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小岗村,继续开启暑期社会实践之旅,体验新时代农村改革实践。
(图为“总书记与小岗人民在一起”图画前合影)
小岗村隶属于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它开创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此被誉为“中国改革第一村”。同时,小岗村也是沈浩精神起源地。本次社会实践以“科技支农”为目标,积极响应十九大号召,希望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小岗村农业发展历程,实地观摩记录,学习小岗村案例,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在小岗村的实践,了解小岗村精神,同时提高大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图为指导老师与队员在小岗葡萄示范园合影)
响应乡村振兴 致敬改革开放
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理念,团队走进凤阳县小岗村实地走访调研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发展。实践队成员分为调研组、活动组。调研组以“专业知识”为核心,以小岗村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的民宿经营为主题,编写商业计划书,为乡村经济振兴贡献智慧。活动组从“生态振兴”、“产业振兴”、“人文振兴”三个方面开展包括时代故事收集、当代特色农业等系列活动,让队员们感受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概念。
(图为历史见证)
实践队员分别参观了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同志纪念馆、“金小岗”农林科技生态园、葡萄示范基地,深刻感受小岗村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和一心为民、亲民爱民、无私奉献、牢记宗旨的沈浩精神。
8月4日下午,团队来到小岗村实践的第一站,承载着小岗村历史的农家小院——当年农家。这个面积不大的用木篱笆围起来的古朴民居,就是六七十年代小岗村18位村民在“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手印搞起大包干的地方。走进低矮的茅草房,仿佛一步就迈进了上个世纪的小岗村,当年农民们努力生产、谋求发展的场面仿佛就在眼前。
(图为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与指导老师握手并讲述小岗故事)
小院里,我们有幸采访到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之一——关友江老人,聆听他讲述小岗村波澜壮阔的农业改革之路,了解改变农民生产生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怎样被载入史册……采访结束后队员何振东、郑天赐同学感慨道:“老人家思想高度和前瞻性理念对于我们来说是丰富的经验宝藏,我们要学习他了解农村发展、关注乡村建设,以推动农村发展为己任,当好催化剂、助推器。”看到一个个鲜红的红手印,当年这18位村民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勇气和精神也让人不禁感叹,这也激励着当代大学生要敢于创新,坚定信念,不被困难击败,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勇往直前。
(图为实践团队与关友江合影)
乡村巨变,进取小岗新时代
8月5日上午8:00,实践团队来到小岗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村委会领导展开了一场深入交流会。会议首先由杨蓓蓓老师介绍我校概况以及此次实践的内容和宗旨。接着,村委会综合治理中心杨伟书记介绍了小岗村基本情况以及接下来的发展战略。会议中,杨伟简要梳理了小岗村目前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些许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今的小岗村医疗、环境卫生、旅游交通、养老等等关乎居民生活的问题已得到大幅度改善。而“小岗村”商标品牌的统一管理使用也逐渐正规化,准入机制的实施有效保护品牌效力,实现了企业与小岗村发展共赢,并为村民经济创收起到了推动作用。小岗村十分重视青年儿童的教育问题,目前村内建有小学初中,面向本村及周边村招生。学校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积极开展智慧课堂,邀请中科大老师远程教学,为学生开拓视野打开渠道。村支书还表示,希望通过我校实践团队将小岗村的现状传播出去,吸引更多有能力的人才进村,为小岗村的建设贡献力量。最后,队员们竞相加入热烈的讨论。
(图为交流会现场)
会议结束后,指导老师杨蓓蓓代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团委向杨伟书记授予“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基地”牌匾,正式确立长期志愿合作关系。
(图为指导老师杨蓓蓓向杨伟书记授牌)
艰难摸索,敢为人先求改革
实践团队一行人沿着友谊大道来到大包干纪念馆。在队员葛冉的带领和讲解下,队员们认真参观了纪念馆。 “溯源、抉择、贡献、巨变、关爱、领航”6个展区讲述了小岗村的时代变迁,当年大包干农民用过的部分农具等展品见证了小岗村18户村民以“托孤”的形式,立下生死状,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大幕的历史瞬间。在全面了解了大包干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社会影响后,同学们深刻领会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
(图为与中国矿业大学于大包干纪念馆合影)
(图为队员葛冉在大包干纪念馆内解说)
(图为实践团队于大包干纪念馆外合影)
秉持初心,鞠躬尽瘁谋发展
团队来到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深入了解这位凤阳县小岗村原第一书记为小岗村所做的巨大贡献。总书记曾高度评价 “沈浩同志对党忠诚、对人民热爱,任劳任怨为老百姓干好事、干实事。”
(图为沈浩纪念馆合影)
陈列馆共分为序厅、主展厅和浩气长存厅,依次从融入小岗、谋化小岗、发展小岗、情系小岗、奉献小岗、永留小岗等几个篇章介绍了沈浩同志生平事迹和任职六年带领小岗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改革发展的故事。纪念馆以沈浩精神为核心,全方位展示了沈浩同志的“公、正、忠、廉”,队员们被沈浩同志扎根小岗、心系群众、无私奉献、为民谋利的崇高品质深深触动,并在纪念馆前庄重地举起右拳,诵读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图为团队指导老师与队员参观场馆并讨论学习)
(图为沈浩纪念馆前合影)
这个开放的,不断进取,探索中国农村致富之路的小岗村,带给我们太多的震撼,太多的感动。一次红色之旅,一次心灵之旅,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通过今天的小岗之旅,一定要学习沈浩同志密切联系群众、扎根基层、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学习小岗人民“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包干精神,学习“敢为人先、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小岗精神,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征途中,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以时代变革为己任,以青春梦想为旗帜,以农村振兴为目标,在脱贫攻坚的战斗中让青年力量成为制胜利器,让新时代的中国为我们而骄傲。
文/杨蓓蓓 图/全意诚、金诗琪 核/赵靓 审/陈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