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思想引领

首页 > 思想引领 > 青年之声 > 详情页

青年之声

请记住!这些河南暴雨中的平民英雄:他们,也可以被称作“逆行者”
团委 2021-07-25

河南特大暴雨,7月24日下午,河南省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防汛救灾最新情况。发布会通报,16日以来,此轮强降雨,因灾死亡58人、失踪5人。令人痛心的伤亡数据,叫人窝心的地铁惊魂,让人揪心的抗灾现场,都昭示了一点:灾难就是灾难,其残酷性无论如何都无法被冲淡,倒是对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颇具提示意义


1.jpg

(图为市民合力救出祖孙3人的11位路人)


将灾难置于灾难纪事框架下,不等于要无视灾难中涌现的人性闪光时刻。肯定人性与直面灾难并不矛盾,反而会让人们更勇敢地直面灾难——所有大灾,都是世态人心的试金石,也是责任担当的签到簿,那些彰显人性、凸显担当的场景,同样该载入灾难记事本里,被记录、被认可、被鼓励。

作家简媜说:人的有情必须放在无情的沧桑之中,才能看出晶亮。把“沧桑”改成“灾情”,一样说得通。这次灾害发生后,社会各界就以“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公约数,不断画大“救险抗灾”的同心圆,有人下水救人,有人收集短缺物资信息,有人捐救灾款,有人转求助帖……这其中,有些平民英雄“救他人于危难”的大义之举,不该被忽略或忘却。

他们未必像漫威英雄那样动辄拯救银河系,但明知危险在前却义无反顾地救人,更显真实;他们未必是奔着好评与打Call而去,但事了拂衣去,不改本色。是他们,用奋不顾身抵御着暴雨肆虐之下的破坏力;也是他们,用向善而行增添着社会的人文温度。

某种程度上,这些平民英雄也可以被称作“逆行者”——

比如7月20日入职成为郑州人民医院骨科实习医生的于逸飞,明明已从地铁逃出生天,可他选择了又折返回去救人。在有的乘客已休克、有的惊慌未定的情况下,他的救人举动让很多人变得镇定。

比如身为河南省人民医院护士的李英豪,被困于地铁后,他本可离开危险区域,却选择用灭火器砸开窗户,救出被困乘客,还跪地为心脏骤停的乘客进行心肺复苏。在忙碌了5个多小时后,他所在的车厢乘客都获救了,他的腰疼得站不起来了,最后被急救车拉到医院。

比如患有聋哑症的曹姓老人,在疏通本村的排水渠后去了邻村,和其他人一起救助被困在积水中的人员和汽车。

比如距离郑州地铁2号线不到两百米的电影院,成了近千名市民的庇护所。

比如27岁的健身房店长谭炬,发现较多人受暴雨影响被困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近,他就将健身房当做免费的“临时避难所”,供无家可归的人暂时休息;还组建了健身教练救援群,就近给受灾者送食物和水。

比如即将淹没的祖孙三人,被11个人奋力救出。

这些凡人善举,都于无声处撼人心。

还有很多将他人拽出洪流泥潭的场景、很多深藏功与名者,同样该被铭记。光看新闻标题,就能感受到个中的“善能量”——

“惊险!一家三口掉入泥潭深坑,路过大哥舍命救援”

“郑州一女子被洪水冲走,路边群众冲进激流中救人”

“郑州暴雨中女子被洪水冲下水坑,众人合力拉绳将其救出”

“暴雨中女子抱树险被大水冲走,社区人员用广告横幅冒险营救”

“发现井盖被大水冲走,他只身拦在井口旁”

“硬核救援!郑州街头一铲车来回运送市民”

……

一群人被牵挂,无数人在行动。那些带着救灾物资奔赴灾区的人,那些自发制作更新“救命文档”的人,那些普及救人自救常识的人……都在阐释大灾当前国人的凝聚力与奉献力。

在微博上,“河南暴雨互助”的话题阅读量到7月25日13点,就已超157亿。有高赞评论说:亲身经历这场暴雨,我由衷知道了,什么是深藏在国人骨子里的无私奉献。

还有人说:这里是中国,他们一个个人的存在合成了这样的中国。

这表明,这些逆行者发出的光与热,正在感染更多人,正在将互助链延拓得更长更广。

毫无疑问,灾难本身不值得被赞颂,但这些平民英雄值得。他们的力量给了国人更多力量,他们的善也会激起更多的善。这种力量感当被接续,这份善意当被呵护。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21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