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杨浩,男,共青团员,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2021级动画专业学生。在学业上,他成绩斐然,智育加权成绩位居班级第二,综合测评成绩班级第一,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多项荣誉。他积极投身科创竞赛,斩获国家级奖项7项、省市级48项、校级若干,还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和发明专利的创作。此外,他热衷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担任过班级和学院的多个职务,为组织活动和设计创新贡献力量。凭借出色的实践和专业能力,他打造抖音矩阵,获得公司认可,成为新媒体运营部门总管。
逐梦设计,初露锋芒
杨浩从小就对艺术创新充满浓厚兴趣,对装置构造设计和动画更是情有独钟。2021年,他满怀憧憬踏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毅然选择了动画专业,开启了设计创新与自强奋斗之旅。
大学期间,他在专业课上精益求精,严格要求自己。大一学年,他便在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中勇夺班级第一。大学三年来,智育加权成绩总分稳居班级第二,综合测评班级第一。凭借优异的表现,他先后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科技创新单项奖等多项荣誉。
从大一开始,杨浩便积极投身学科竞赛。在首次竞赛中,他发表了论文“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学习《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简史》有感”,从此开启了探索学科竞赛魅力的征程。受家乡文化熏陶,他启动了创业项目“旧茶焕新颜——基于徽茶视角下六安瓜片的改革与创新”。为了这个项目,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白天阅读资料,晚上查阅资料、撰写计划书,连续7个晚上撰写材料至凌晨4点,计划书初版第一稿 26000 字全部由他一人完成。经过多次打磨和不懈努力,该项目在第二届安徽省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省级一等奖。此后,他回归专业学习,将创作融入设计,为后续比赛做好充分准备。
逆境突围,创业逐光
2022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杨浩的家庭陷入困境,他瞬间成为家中的顶梁柱。然而,挫折并未击垮他,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奋发向上的决心。由于父亲的缘故,他开始关注康复领域。凭借前期的知识积累,杨浩创立了“护康”团队,秉持科技重塑轮椅市场的理念。但团队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时常因经费不足而面临研究停滞的困境。为了维持团队运作,他在校内勤工俭学,在校外兼职,凭借专业能力顽强拼搏。他始终秉承“自强奋斗”精神,践行“创新服民”宗旨,在挫折中砥砺前行,追求卓越。在他的努力下,“护康”团队获得了多家媒体的报道,并在“创青春”“互联网+”等一系列比赛中荣获佳绩。
杨浩并未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他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积极参与各类科创竞赛,共斩获国家级学科竞赛7项、省市级48项、校级若干。他带队及参与科研项目8项,其中3项经科技查新报告显示具有创新性。他脚踏实地,发表了1篇论文“基于徽茶文化视角打造地域性文创品牌形象的设计研究——以六安瓜片为例”,以负责人身份获得1个国家立项和1个省级立项,且均通过并获得优秀成果,还参与了3项发明专利的创作,均已受理。他将专业知识充分应用于实际生活,在快贸ERP系统、易购奢屋站、碧波深海捞金与柔感革命等项目中都留下了他的设计印记。同时,他在“建行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带队斩获“第十七届中国计算机博弈锦标赛”全国一等奖,还在第八届“创客中国”安徽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省级二等奖,入围全国总决赛,在第二届创业安徽大赛淮北赛区选拔赛中获得市级二等奖,入围省赛。
心怀暖阳,传递希望
连续四年被评为特别困难家庭,生活的重担压在他的肩上,但他不卑不亢,通过在校勤工俭学、获得奖学金、在竞赛中获奖以及实习工作等方式,努力改善家庭的贫困状况。他深知生活的不易,因此心怀感恩,乐于助人。在实习期间,他积极帮助同学找工作并引荐公司,经常为他人排忧解难。凭借过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他打造了抖音矩阵,为公司带来大量流量,得到公司认可,成为新媒体运营部门总管。
在校期间,杨浩曾担任班级组织委员兼纪律委员,现为宣传委员兼文体委员,积极组织班级活动,助力团队设计创新,所在班级被评选为校十佳学风先进班级。他还曾担任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以“为部员谋福利,帮部员打比赛”为誓言,任职期间,学院所有活动的设计板块均采用了他的方案。
在三下乡活动中,他作为主要负责人带队荣获校级优秀组织。他参加志愿活动三十余次,在校期间荣获星级志愿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杨浩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自强不息,分秒必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