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为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精神,2025年7月7——11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七彩假期”支教团分赴宣城市泾县茂林社区、六安市渡槽村和汪家行村,开展“趣味科技小实验”系列课程,为乡村孩子开启科学探索之门。
科技小实验:动手实践中感悟科学真谛
在宣城市泾县茂林社区,支教团志愿者们巧妙运用生活实例,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趣味十足的实验活动。“彩虹密度塔”“电磁小风扇”等实验让孩子们眼前一亮,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密度、电磁等基础科学概念。课堂上,孩子们分组协作,在志愿者指导下大胆尝试。“老师,为什么颜色会分层?”“这个小风扇是怎么转起来的?”孩子们从最初的生疏操作到后来的主动提问、积极探讨,不仅掌握了实验技能,更培养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与热爱。
(图为志愿者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小实验)
智能科普课:生活化教学点燃科技梦想
与此同时,在六安市裕安区渡槽村和汪家行村,另2支支教分队正开展“智能科普筑未来”主题活动。志愿者们化身“科技引路人”,精心准备了丰富的实验教具,用“永动笔”介绍磁铁同极相斥的原理,以“水果电池”诠释氧化还原反应,将复杂的科技知识变得生动易懂。
(图为孩子们在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
分组实践环节中,孩子们从器材组装到设备调试全程参与。当自制的小机器人成功行走,当简易电路点亮灯泡,孩子们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这种成功的喜悦不仅来自实验成果,更源于对科技奥秘的初步领悟。一位参与活动的孩子兴奋地说:“原来科学这么有趣,我以后要当科学家!”
播种希望:科技支教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3支支教小分队虽身处不同地区,却秉持相同理念:用科技之光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通过趣味实验、互动教学等形式,志愿者们不仅传授了科学知识,更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图为支教团成员讲解科学原理)
“看到孩子们从胆怯到自信,从迷茫到专注,这就是支教最大的意义。”一位志愿者动情地说。这些科技课程犹如一颗颗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未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七彩假期”AI科技支教团将继续创新支教形式,为更多乡村孩子插上科技的翅膀,助力他们飞向更广阔的未来。
(图为支教团与孩子们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