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第二课堂

首页 > 第二课堂 > 社会实践 > 详情页

社会实践

寻脉文化沃土,青春铸魂马郢
团委 2025-07-15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财智播绒,振兴乡韵”实践团积极响应号召,在7月走进马郢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借助“文化赋能+直播带货”的模式,为乡村振兴增添青春动力,奏响了一曲校地协同助力振兴的乐章。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与指导教师的合影)


“绿稻翻波映夏光,荷风送爽绕村庄”。第一站实践中,实践团队前往合肥市长丰县杨庙镇的马郢村,这是一个以“乡村振兴样板”著称的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同时也是充满田园诗意的宜居村落。村门口有一匹骏马跃起的雕像,骏马身姿矫健,前蹄腾空,昂首扬尾,呈现出奔腾向上的姿态,彰显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呼应着“马郢计划”——以“助学、助农、助村”为目标的公益项目,助力马郢村实现从贫到兴的转变,寄托着当地对发展腾飞的期许。远处的稻田里翻滚着碧浪,蝉鸣声里藏着盛夏的热烈,刚踏入村庄,实践团队便被这份质朴又鲜活的乡村气息包裹。


image.png

(图为村门口的马郢计划标志)  


走进马郢村,团队队长与志愿者服务中心负责人孙涛进行了深入沟通,在了解到我们希望借助自媒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后,当即表示了大力支持。“这真是件大好事,”孙老师感慨道,“要是能带动村里的手艺人都参与到自媒体行业中来,定能为咱们的乡村振兴开辟新思路。”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队与志愿者服务中心负责人沟通)


“听讲解知村史,观创客地助直播”。第二站实践中,实践团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一同探寻马郢村的发展历程。讲解员指着墙上的老照片详细介绍了马郢村的发展历程,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实践团成员走进了郢情圆农场、蓝染工艺室以及尺素工坊等地参观学习。随后,实践团走进“红莓姐姐”手工工坊,与红莓姐姐深入交流后了解了学习传统钩织技艺的过程,实践团商定通过线上直播为她拓宽销售渠道,希望借此让更多人认识马郢村的手工钩织技艺,也让马郢村的毛绒制品得到更多关注。


image.png

(图为讲解员介绍马郢村的发展史)

image.png

(图为走访马郢村创客展馆)

image.png

(图为“红莓姐姐”的手工制品)

image.png

(图为队员与手工艺人的合照)


“实践团播助农品,郢村非遗热销红”。第三站实践中,实践团化身“助农主播”,在抖音平台开展“马郢手工编织品专场直播”活动。镜头前,团队成员们手持五彩编织扇和编织卡通玩偶,详细介绍“红莓姐姐”手工艺人的创作故事,结合“马郢计划”乡村振兴背景讲解产品文化内涵。此外,直播还设置“流量pk”等互动环节,累计吸引超万人观看,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


image.png

(图为团队成员直播助农)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更是青春力量的生动实践。“财智播绒,振兴乡韵”实践团以直播与匠心,让沉睡于乡村的技艺焕发新生,也让马郢村的振兴故事与青年一代的担当紧密相连。从稻浪翻滚的田野到创意盎然的工坊,从一件件精巧的手工艺品到一场场热情的直播互动,实践团以创新之姿与实干之志,谱写了校地协同助力振兴的乐章。村民用双手编织希望,实践团用镜头传递价值。未来,“财智播绒”实践团仍将前行,继续绽放青春活力。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