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本网讯 为进一步了解郎溪县电商销售现状,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帮扶政策,助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实施,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青春建功行”实践团在校团委王灿、张松老师的指导下,来到宣城郎溪县安徽美迪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调研电商销售新模式并开展电商直播助农活动。7月15日午后,实践团准时抵达美迪花世界,受到了公司销售部负责人彭媛媛女士的热情接待。在她的引领下,实践团成员们穿梭于绿意盎然的花卉种植大棚之间,近距离感受现代农业的魅力。彭女士详细介绍了花卉的培育过程、品种特色及基地的广泛布局,并分享了公司如何依托现代媒体技术,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模式,不仅为当地村民开辟了增收新路径,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与可持续发展。(图为实践团参观花卉种植大棚)7月15日至18日期间,实践团与美迪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携手,在拼多多电商平台进行直播助农活动。此次直播助农产品主要为常春藤,实践团成员化身“带货主播”,生动讲解了常春藤的生长奥秘、养护技巧及美化家居的独特魅力。直播间内,
本网讯 为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创新思维,促进乡村科学教育振兴和科技人才培养,2024年7月18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七彩假期”支教团在校团委王灿、张松老师的指导下,来到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汪家行村开展了以“科技小实验”为主题的支教课程。 (图为志愿者讲解示范)为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志愿者提前进行课程准备,包含“弹力球”、“光纤灯”等丰富的科学实践环节。课程中,志愿者以有趣的生活实例展现科学原理,对科学实验步骤进行讲解和示范。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趣味科学小实验,在志愿者的帮助和鼓励下,他们逐渐开始积极参与、踊跃尝试,并主动向志愿者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逐渐理解实验现象蕴涵的科学原理。学生们亲自动手感受科学的神奇与美妙,现场气氛热烈。 (图为志愿者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小实验)小手操作实践梦,实验之中见真知。本次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暑期生活,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支教团队将持续开展科技支教特色课程,为学生们搭建更多学习科学知识的平台,为孩子
本网讯 为重走红色道路,学习红色历史,感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2024年7月15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青春建功行”实践团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前往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皖南事变烈士纪念馆,开展长三角高校大学生重走革命路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上午9时,实践团成员们在讲解员白婷婷的引领下,缓缓步入纪念馆,依次参观了入口纪念群雕、新四军抗敌群雕、皖南事变雕塑走廊等核心展区。每一步都仿佛穿越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每一尊雕像都诉说着不屈与抗争的故事。在纪念廊前,讲解员深情讲述了其背后的历史意义,让实践团成员们对皖南事变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随后,实践团成员们围坐一堂,就皖南事变的历史背景、经过及其深远影响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图为讲解员白婷婷为实践团讲解纪念廊)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作为一处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红色教育基地,不仅见证了新四军战士们的英勇抗敌与无畏牺牲,更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在凭吊广场,实践团成员们肃立默哀,向长眠于此的英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静默中,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感受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爱党爱国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3年7月5日至7月20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青春建功行”实践团在校团委的指导下,组织14名优秀大学生志愿者赴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以“红色资源助推文旅融合·红色引擎赋能乡村振兴”为实践主题,开展为期15天的长三角“红色江山红色路·青春力量青春行”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探寻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实践团深入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进一步调研宣城市郎溪县红色文化资源传播现状,充分挖掘当地红色故事,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红色精神绽放时代光芒。7月5日,实践团来到郎溪县党校党性教育馆,充分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郎溪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并就互联网时代下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展开调研。7月7日,实践团走进郎溪县沙桥村,参观沙桥支部旧址与沙桥红色教育展示馆,追溯先烈之辉煌,瞻仰先烈之音容,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7月9日,实践团抵达郎溪县凌笪镇下吴村宣城市纪录小康工程展馆,参观学习宣城市脱贫
本网讯 为切实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在校团委王灿、周晓凡老师的带领下,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七彩假期”支教团于2023年7月—8月组织34名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在合肥市庐江三里小学、宿州市泗县运河街道朱桥社区、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渡槽村委会、宣城市泾县蔡村镇蔡村村委会4地成功开展了为期24天的支教活动。团队采用“线下班级授课+一对一答疑+线上AI云支教”模式,并结合各学院的特色专业,打造“点燃科技梦想”、“趣味支教助学”、“AI云支教”、“趣味锻炼”等多个特色课程,全方面、多元化、针对化的授课方式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七彩假期圆梦行,科技支教助双减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支教团结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品牌特色,开设机器人展示与讲解、无人机科普、智能小车组装与C语言编程教学等线上线下科技课程。团队累计开展科技创新科普课17次,累计服务人数2135人次。科技课程的成功开展在学生的心中
本网讯 为推进社会文明发展,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2023年8月4日至12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七彩假期”支教团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暑假期间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线上云支教普法活动。(图为线上普法课程截图)团队成员们通过在线直播、互动问答等方式,向学生们传授基本的法律知识。团队成员们提前准备了一系列有趣且富有互动性的教学内容,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且力求让孩子们能够从中获得实际的启发与帮助。活动中,支教团队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直播课堂,向孩子们讲解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此外,团队成员还用播放动画、视频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法律概念和案例,以便更好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支教团队还设计了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问,这样的交互式学习形式既让孩子们参与其中,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图为志愿者向小朋友们提问)此次线上普法活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七彩假期”支教团帮助孩子们树立了正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七彩假期”支教团合肥分队于7月9日-14日在合肥市庐江县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通过问卷、访谈、座谈等形式,对庐江县青少年、青壮年农牧民、教师、基层干部等人群开展调研调查,了解当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情况,重点人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状况、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等。(图为志愿者对庐江县青少年进行“推普”问卷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当地居民受教育程度大多为初中及以下,并且大多数居民认为大力推广普通话对于发展创收需求有积极作用。在调研中发现,虽然当地居民能够使用普通话进行基础的交流,但大多数有较重的口音。在日常生活交流中70%以上的当地居民普遍使用当地方言,较少使用普通话,他们主要通过电视、手机等学习普通话。同时,志愿者在
本网讯 为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助力培养新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青少年,2023年8月1日——8月5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七彩假期”支教团参与到由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组织开展的全国大学生2023年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一起云支教”专项活动中,为广大中小学生们提供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云支教”线上课程。(图为支教团成员线上授课)本期线上支教课程包括空气污染系列课程、少儿科普教育、儿童食物健康安全课程、美育设计系列课程、青少年职业启蒙课程、法律知识普及课程及普通话推广课程。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和互动式学习,学生们了解了空气污染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并掌握了保护自身健康的方法;通过线上艺术展示、手工制作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们发展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欣赏艺术作品的美丽和独特。支教团成员还通过案例分享和交流互动,向学生们传授职业技能、职场礼仪等知识,助力他们在未来职场中赢得更多的机会。(图为学生在听课)在“一起云支教”活动中,支教团共开设八门课程,线上支教时长达120小时